丹麥:設計者的童話王國

丹麥建筑
提起丹麥,人們自然會聯想到安徒生美麗的童話和玻爾父子的量子力學理論。丹麥是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一個小國,國土面積4萬3千平方公里,人口500余萬。但在國際設計界,丹麥卻是一個很有影響的國家,在城市規劃與設計、建筑設計、室內設計及相關的家具、燈具等設計領域獨樹一幟,創造了一種簡潔、溫馨、自然而富于人情味的人居環境而為世人稱道。

丹麥建筑
對于丹麥人來說,一個完整的人居環境應包括從城市、社區到住宅的各個空間層次,建筑的室外空間與室內環境同樣重要。丹麥的城市設計強調人的活動,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是人居環境設計的重心。近幾十年來,丹麥的許多城市的公共空間都進行了人性化的改造,人們的戶外交流活動顯著增加,市民親切交談的動人場景隨處可見。就像家中的客廳一樣,都市中的客廳也需要精心設計的街頭家具,特別是各種形式的座椅。正如丹麥著名的城市設計家楊?蓋爾所說的那樣,一個好的城市應該是一個隨時隨地能坐的城市。

丹麥的城市設計強調人的活動

美人魚雕像
普通丹麥人的家居設計大都十分簡潔而實用。由于偏愛自然的色彩與質感,給人一種溫馨、宜人的感受,為家庭成員度過漫長而寒冷的北歐嚴冬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依托。丹麥人把設計作為一種生活方式,一種物質文化,因而在居家環境的每個方面都體現出設計的匠心,許多家庭用品既是世界各地博物館中的藏品,又是尋常百姓家中的生活必需品,創造了一種精致的生活情調。與我國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相互脫節的情況不同,丹麥并沒有專門的室內設計專業。建筑師不僅要設計建筑,而且要設計室內以及家具、燈具、陳設乃至窗簾和地毯,以保證建筑與室內風格的連貫與統一。
丹麥手工藝和設計一直追求品質,不喜歡平庸。一把椅子,一個花瓶,咖啡壺或現代音響,不管是手工生產還是機器制造,總包含著一種情感上的舒適度。在丹麥,任何一件設計都是被視為種充實生活的方式,而不是作為地位象征。丹麥設計師遵循一種現代與傳統結合的原則,以獲得形式、功能、材料、色彩、質感、耐用性和成本之間的最佳平衡,從而創造優良而平民化的設計風格。

丹麥建筑
丹麥的家具設計非常著名,首都哥本哈根的貝勒中心是世界三大家具展銷中心之一。丹麥很重視自然資源和手工藝傳統在家具中的適當應用,家具十分講究采用天然的材料,如木材、皮革、藤條等。一般木質家具多不上油漆,而采用磨光上蠟的工藝,以保持木材的自然紋理與質感。在二十世紀后半葉,丹麥涌現出許多重量級的國際設計大師,都是從傳統入手達到設計頂峰的丹麥的設計師。他們非常關注東方藝術和設計方面長處,從中國明代的家具,中國的瓷器到日本的手工藝品,丹麥人都認真地研究,并且從自己的傳統中找尋可以沿用的元素,加入到他們的產品中去。